林业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
国际刊号:1001-7488
国内刊号:11-1908/S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7482 人次
 
    本刊论文
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探讨

  摘要:文章收集了现有的关于樟子松研究的进展,对樟子松的造林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并且对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进行了探讨,即对种子的生产、密度的管理、林分的更新以及其他的措施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于今后樟子松营林方面有可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1.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65-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在环境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现在国内外在人工造林方面发展得十分迅速,但是,造林树种相对比较单调,不适应多样的社会需求以及复杂的环境立地条件,于是就形成了十分尖锐的矛盾。也就是说,营林技术对于人工林实现可持续经营是非常重要的。樟子松原产于我国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于辽宁省人工引种成功,自此,人工造林开始了迅猛的发展。虽然这些年来对樟子松造林的研究已有些成效,但是,造林树种单一、不能更新和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还未解决。特别是上世纪末开始,樟子松人工林均出现了衰退现象,因为我国一些风沙地区的人工林需要继续,所以,想要研究营林技术就首先要对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

  1 樟子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1.1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很多,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应该是苗木质量、土厚、风、干旱程度、光照,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互相联系并且互相影响。通过这个排序可以知道,苗木质量是造成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内在因素。人工造林更新的物质基础就是苗木,所以造林成活的首要条件就是苗木要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造林能否成功的关键。此外,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气候的影响,主要有三点:冬季干化造成缺水、早春发生生理干旱以及沙地风蚀使根系裸露导致苗木死亡。因此,选择优质种源、培育壮苗,再适当地加强管理就能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1.2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1.2.1选择优种、培育壮苗因为樟子松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内在因素,所以选择优质种源和培育壮苗是提高成活率的主要措施。种源的选择是保证苗木质量的关键,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种源。在选择优质种源的基础上来培育壮苗,可以用切根和加强苗期管理的方法。

  1.2.2造林整地、改善方式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气候的影响,运用不同的造林整地方式会改善气候对其的影响,从而起到不同的造林效果。建议采用穴状整地和适当深栽的方法,是一种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此外,造林过程中以及造林之后对苗进行保护,采用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促进剂,或者采用容器苗造林,并且选用适当苗龄的苗木,在适宜的季节进行造林都是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2 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

  2.1种子的生产

  对于樟子松种子生产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影响产量的因子和增加产量的措施以及樟子松结实规律来进行研究。其中,影响产量的因子有:环境、气候、管理措施以及母树产地等,而使用低浓度的赤霉素对于增加产量以及促进结实起着良好的作用,并且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水量进行灌水也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措施。

  2.2密度的管理

  密度是决定林分结构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主要措施。樟子松固沙林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是按照兼用林来进行经营。通过对密度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得到:密度是影响主要林分因子和树冠发育的主要因素,而且密度是遵循密度效应规律对林分产量进行影响的。并且初植密度不同对樟子松人工林的解剖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为调节林分密度的主要手段就是抚育间伐,这种手段既能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又能提高间伐的经济收入。在稳定防护效果的前提之下,人为抚育间伐去调节林分密度,是对沙地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途径。

  2.3林分的更新

  更新过程是林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在造林生产实践中应该选择适宜的立地来克服其消极影响,在必要时应当采取人工措施来促进其进行天然更新,这样才能保障其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2.4其他的措施

  关于樟子松人工林的营林技术还包括间伐技术、栽培模式、封育和施肥等措施。例如,间伐技术可以改善林木的生长条件。这些措施在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运用营林技术对于提高樟子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可供借鉴的实践意义。

  3 结语

  樟子松是长白山地区珍贵的水源涵养用材林树种,又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20世纪50年代后期,各地开始红松全光造林试验,至70年代初,樟子松成为荒山造林和迹地更新的主要树种;80年代初,辽宁省推广次生林冠下伐前更新红松技术,林冠下营造了大面积的红松。截止2005年,樟子松人工林保存面积12万hm2,约有7万hm2进入结实期。营林技术对于樟子松人工林能否实现可持续经营是十分重要的。中国的造林情况和世界各地一样,都是纯林多并且树种单调,在造林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实现樟子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本文所探讨的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樟子松人工林均出现了衰退现象,因为我国一些风沙地区的人工林需要继续,想要研究营林技术就首先要对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侯丽英,钱荣举,王正力,等。复合立地类型樟子松造林综合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03)

  [2]康宏樟,朱教军,许美玲。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

  [3]曾德慧,尤文忠,范志平。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2(03)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林业科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林业科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